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Meeker)如期发布《2019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下称《报告》)。玛丽·米克尔本人为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KPCB公司的合伙人,今年是她第24次公布年度互联网报告,这份报告被看作互联网行业投资的风向标。
报告回顾了2018年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占全球人口的比例达到51%,即38亿人,新用户获取难度加大,2018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至6%左右。在各国互联网用户量中,中国居首,达到8亿人,印度第二,美国第三
全球互联网头部公司营收增长速度也在放缓,2019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1%,而2018年四季度的增速为13%。5G网络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改变。如果你受够了打工朝九晚五的生活,如果你受够了在传统行业里苦苦挣扎却没有结果,那么今天你遇到我就对了,这将是你生命的转折点!请记下创者微137143767改变命运从此刻开始!
在全球市值排名前30的互联网公司榜单中,美国占18席,中国占7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点评、京东、百度、网易、小米。
在全球市值排名前30的公司榜单中,中国占据3席,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工商银行,排名分别为第7名、第8名、第15名。
报告指出,互联网经济驱动下的中国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新正引领着世界潮流,包括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线下新零售、电子政务和教育服务等领域。
在宏观环境方面,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将保持长期稳健,尽管短期内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有所波动,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过50%,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仍然可观,伴随着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期宏观经济增速仍然非常可观。
在互联网行业方面,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并且增速逐年提高。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8.2亿,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89%,其中,短视频对中国互联网流量和使用时长的增长功不可没,短视频占用户整体市场比例上升,并且主要带来增量时长。
报告中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内容由高瓴资本撰写,这也是“互联网女皇”自2014年开始,连续第六年与高瓴资本合作。
5月底,《为了更好的学习:教育评价的国际新视野》(中文版)新书发布会暨全球教育评估与测评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
此次新书发布会暨全球教育评估与测评研讨会聚焦教育评价这一核心主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共同承办。会议邀请了“PISA之父”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OECD教育与技能司政策咨询与执行处处长保罗·圣地亚哥(Paulo Santiago),以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脑科学与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窦卫霖教授,以及国内教育评估与测评专家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就教育评估和测评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全球教育评估与测评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举行。现场嘉宾。本文图片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提供。
《为了更好的学习:教育评价的国际新视野》一书是由OECD教育与技能司组织动员2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打造的教育评价巨著,堪称教育评价的里程碑之作。本报告为各国提供了国际比较分析和政策建议,说明如何将评估和测评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以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公平和效率。
本书基于对28个国家的教育评估和测评政策进行的为期三年的重大评估,从学生测评、教师考核、学校评估、学校领导考核和教育系统评估五个方面呈现了OECD成员国的评估和测评政策及其新进展,同时分析了不同评估和测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就如何在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结合评估和测评结果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表示,这本书能够使中国读者受益良多。“中国在教育评价上有很长的历史,实际上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评价历史都要长,但那只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历史。而这本书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一种评估,关于如何帮助学校提高效率,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帮助学校改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希望读者能够理解真正需要涵盖整个教育系统的教育评价,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观测结果,对这些信息来源进行分析。这就是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它是关于教育评价和评价实践的第一个系统的汇编。教育评价常常与学习形成对比,比如教育评价占用了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这本书中,我们想展示我们的教育评价和学习是相互结合的,在学习者、教师和学校的角度上都做出了系统的整合。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他说。“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在会议现场发言。
在会上,“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以“更好学习的协同效应:教育评估和测评的国际视野”为主题做了报告,从项目的主要特点、评估和测评的关键主题、学生测评、教师考核和学校评估等方面,对OECD教育评估和测评项目进行了介绍。
施莱歇尔指出,在推动教育进步上,OECD关注的并非学生是否学到了更多的科学知识,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而教育评估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教育发展的脉搏,也是帮助我们展望未来的工具。“评估不应让我们成为过去的囚徒。评估应该让我们向前看。未来的世界对年轻人有什么要求?
施莱歇尔认为,教育的未来不仅仅在于投入更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在于利用时间的方式。他指出,中国有悠久的教育评估与考试的历史,然而它总是着眼于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因而会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他强调,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待学习结果,在教育评估中不应该只看到学习成绩,享受学习不仅仅是副产品,它是教育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该观察、评估和促进的部分。另外,他还特别强调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
“知识只是一个起点,最难的部分是任务技能,包括认知、思考和推理技能,社交情感技能,以及好奇心、勇气、韧性、作为领导者的同理心,这些也越来越重要。继而是态度和价值观。”施莱歇尔表示,这些因素都会被纳入教育评价系统内。
关于上海的教育,施莱歇尔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他从PISA评估中得到了关于上海的很好的数据,数据显示上海在数学等领域排名第一。“所以说上海的学生们发展出了非常高水平的高级数学思维能力。学生们不仅擅长传统数学,而且他们能像数学家一样思考,他们有很好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些是上海非常重要的品质。”
在科技对于教育的促进上,施莱歇尔提出,数字化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组织力量,能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合作,为社会做出贡献。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了惊人的机遇,而在教育中,人们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更好地帮助学生——例如人工智能可以为开放式的答案进行评分。此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学习环境,让评估变得更真实、更有趣。
当然,技术进步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隐忧,现场不乏观众提出对技术迅猛发展趋势的种种担忧。例如技术有可能削弱教师的作用、代替教师工作,全方位观测学生有侵犯学生自由之嫌。对此,施莱歇尔表示,技术在道德上总是中立的,但它掌握在不中立的人手中。
他认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道德的教育者,需要善于运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工具和技术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判断如何利用数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施莱歇尔指出,很多责任都不在技术上,关键在于人们如何使用它。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行政人员、系统负责人做出明智的决定,使学生和教师都能从中受益。“人工智能的兴起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地思考是什么造就了一个人,我们需要用人类的品质来补充人工智能,使我们能够发挥技术的潜力。科技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校更有效率。但科技也有可能对学生有害,因此我们需要明智地使用技术。
施莱歇尔强调说,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指南针,让他们在一个复杂、模糊和多变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路,而这样的指南针需要有道德的教育者。“今天的老师们不仅在教授知识,他们实际上是在做一些符合学生利益的决定。对学生来说,价值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果教师不能在学校里建立一个有道德的教学环境,技术将会发挥它有害的作用。”他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