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这首长达将近2小时足够把人听到睡着的曲子源于2019-nCoV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也就是病毒用来入侵人体细胞的那个蛋白质。

音频全长约1小时50分钟,但微信音频最长只能放1个小时,所以这个是节选版,反正估计也没人会听到最后的

这首“冠状病毒之歌”来自马库斯·比埃勒(Markus Buehler),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工程学教授,同时也是热衷于“数据声音化”的作曲家。这些通过算法转化得出的声音包含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整个蛋白质分子的振动,以及氨基酸链折叠等信息。而至于乐器音色,那就是作者的选择了。

再借用一下David S. Goodsell的冠状病毒水彩画,其中病毒外圈粉紫色的就是刺突蛋白(S蛋白)

把蛋白质转化成音乐也并不纯粹是为了好玩。研究者认为,音频化可以成为分析蛋白质特征、创造新蛋白质的一种途径。去年,这位作者和其他几位研究者还为“蛋白质音乐化”的处理算法发表了一篇论文,发在ACS nano上面。平心而论,比当时论文里的示例音频来说,这一次的刺突蛋白音乐确实悦耳了不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