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长春市,有这样一所驾校:它由下岗职工创办,经过17年发展,已成为全国驾训行业的一面旗帜,是全国文明诚信优质服务驾校;党建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是全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提起它,当地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岂止是一所驾校,简直是一所党校。”
走进汇通驾校,记者发现这里每个员工身上都充满激情,充满干劲。“有了党组织就有了干劲。”驾校党委书记、校长王志霞说,“我们通过党组织将人心凝聚起来,人心齐了就有发展动力了。”
早在1997年,从纺织厂下岗的王志霞跟35名下岗职工接手了濒临破产的汇通驾校,开始自己创业。破旧的培训设备、恶劣的工作环境让这伙儿刚召集起来的下岗职工再一次面临下岗的困境。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王志霞跟其他12名党员决定酝酿成立党支部,开始组织生活。“党员在哪儿都应该发挥作用,咱们人虽然下岗了,但咱党员的称号不能下岗,员的责任永远不下岗。”这一席话,让党员们心里点起了希望,重新燃起了斗志。
党支部成立初期就发出倡议:党旗挂起来、党徽戴起来、党歌唱起来、形象竖起来。这给了党员归属感和精神动力,使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驾校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2005年,驾校建设驾驶员培训基地,需要收土以平整地面。由于拉土车白天不能在市区内行驶,只在半夜到凌晨上路,学校党委委员、常务校长孙伯伟就带着几名党员,每天晚上9点到天亮前,手里举着收土的牌子,在公路边上等着拉土的车。长春的冬天刺骨的寒冷,整整49天,这几个党员就熬夜一宿一宿地站着,最终收土6000多车,完成了任务,平均每人也瘦了五斤。2011年,为满足学员需求,学校计划再新建一个坡路桥,按工程规模,专业工程队需要一个多月。10多名党员听说后主动向校党委请缨,要求自己设计施工,仅用10天就完成了建设任务,为驾校节约经费30多万元。
经过十几年不断地发展和壮大,汇通党委始终坚持一个理论:企业要发展,就要有凝聚力,就要靠党支部来凝聚。截至目前,驾校的党员已由建校初期的13人发展到120名,2006年党支部晋升为党委,下设10个支部。
在汇通,党员是“优秀”的代名词,群众都积极向党员看齐。员工们说:“身边党员的影响太大了,他们的一言一行,就像一股风似的,推着你往前走,你不往前走,都跟不上队伍。”1992年出生的赵闯在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问起今后的目标理想,他说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入党。还有很多员工,在没来汇通前,根本没想过入党,来到汇通后,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向党员看齐。
汇通的党建,究竟靠什么诀窍来凝聚人心?王志霞介绍了汇通党建工作的独特模式——党建连心桥工作法,即树立三种岗位意识,打造三种党建文化,塑造五个发展要素,搭建一座党建桥梁。三种岗位意识是:员永远不下岗,员永远要站好岗,员永远要领好岗。三种党建文化是:信仰文化、关爱文化、榜样文化。五大要素是:以密切联系群众为基石,以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为支撑,以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为桥梁,以打造学习型企业为筑面,以实现员工福祉和社会责任为彼岸。一座桥梁是:以党支部凝聚企业的士气、员工的心气和发展的正气,通过党建工作搭起一座连心桥。
“这项工作法坚持以人为本,重在灵魂建设。”王志霞说,驾校党委长期在灵魂建设上下功夫,把广大员工们培育成为真正的劳动者、有创造力的劳动者、以勤劳致富为光荣的劳动者,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劳动者。
“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党员带头示范引领,重要的是不停地学习。”王志霞解释说,一方面是经营管理领域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对当前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汇通的全体员工已经习惯了在全国及省市“两会”结束后,马上思想汇报,展开讨论。一位老员工曾感慨地说:在原来的企业,学习似乎也就是领导的事情,而在汇通,学习成了大家的事情。
汇通驾校党委每个班子成员的办公桌旁,都有一个独特的小照片工作台,摆放着全校所有员工的照片和电话号码。王志霞说:“驾校的每一项决策和决议,不是代表个人,而代表的是汇通全体员工的利益。党委要把员工时刻装在心里。”通过这个“装置”,党委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哪个职工家搬得远了,就换个方便的校区;哪个同事近来没有看到了,就去看访一下。哪个员工有什么进步,就及时调到更合适的工作岗位。而现在,除了办公桌旁,王志霞也将小照片工作台转移到了手机里,以便随时查看了解员工的信息。
驾校的员工活动室里醒目挂着汇通人的工作和生活目标——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生活好。而这里的员工也都表示,在汇通工作非常幸福和快乐。
学校投资几十万元成立汇通员工艺术团,每逢重要节日和学员毕业典礼,艺术团都为大家表演自编自演的节目。党委不仅关心员工的工作进步,还关心员工身体健康。设立健康养生室,学习健康生活理念,给员工定期体检,重点关注体检超标的员工,并及时调整工作岗位。每一位评上劳模的员工,当年都安排带薪休假和旅游,还专门在北京、海南、大连专门设立了员工疗养基地。已经连续两年是劳模的赵闯激动地表示:“在汇通真是太幸福了。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都是在这实现的,以前想都不敢想。”
除了将员工放在心里,汇通驾校党委还不忘回报社会,时刻将社会放在心上。党委成立扶贫帮困小组,设立“扶贫帮困基金”,这项工作至今已经坚持17年;2010年,汇通在全国第一个设立残疾人驾车体验中心,率先对残疾人报考驾照进行培训;凡到驾校学车的困难下岗职工都适当减免学费;帮助残疾人士、两劳释放人员、复转军人解决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已先后安置700多名下岗职工、农民工、复转军人在学校就业,为30多万名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培训驾驶技术,使他们重新走上就业岗位;为抗震救灾、民生工程、扶贫帮困捐款共计350多万元。
谈到党建工作的作用,王志霞动情地说:“党旗下凝聚的集体是有生命力的。我们这些年的发展是和党组织分不开的。你搞企业也许能挣到钱,但如果没有党组织建设,没有党员发挥作用,就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奋发向上的集体。我们汇通就是这样一个有生命力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