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发会讯】“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2023年2月3日下午,巴西海军宣布,在大西洋中击沉了一艘退役的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也是巴西唯一的航母。事情发生之后,国际社会反响强烈。据巴西联邦公共事务部(MPF)称,这艘航空母舰已经停用,充满了有毒废物。

“由于该船状况不佳,且找不到可以容纳该船的港口,因此除了将其击沉外,没有其他选择。”他们说,否则,船体的自发沉没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艘航空母舰在20世纪50年代末建成后,被命名为“斐迪南·福熙号”(Foch),在法国海军中总共服役了37年,直到2000年退出法国海军序列。这艘航母曾经参加了法国的第一次核试验——20世纪60年代太平洋地区的核试验。它曾经是法国海军的荣耀。20世纪90年代末,巴西与法国谈判购买这艘福熙号航空母舰,并改名为 圣保罗。2000年从法国海军退役之后,这艘舰,被巴西海军买走,价钱也比较便宜——才1220万美元。

同时,它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圣保罗号”。“圣保罗号”长266米,在被击落之前,充满了石棉、油漆和其他有毒废物。

它被击沉的地方,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在大西洋公海;第二种说法是在巴西管辖水域(AJB)在“受控制”的状态下将其击沉。

其实,反对的声音是多方面的,不光来自国际,也包括巴西国内的其他政府部门、民间社会。

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资源研究所(Ibama)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说明中对沉船的环境后果表示担忧。“船上的污染物可能对海洋生物有害,沉船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危及许多物种。经常被用作绝缘材料的氢氟碳化物也可能对臭氧层有害。”巴西环境部长玛丽娜·席尔瓦就直接反对击沉“圣保罗号”。但巴西海军一意孤行。

国际环保组织则谴责此事,认为击沉此船的事件违反了《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巴西卢拉·达·席尔瓦总统以“环境保护”的正面形象上台,如今此事,引发不少争议。同样,巴西海军击沉法国航母,在法国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问题1、退役航母应该如何处理比较妥当?拆解vs抛弃 or 击沉——哪个是最优选项?

问题2、在公海处理这种大型击沉事件是否妥当?带来的环境破坏,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问题3、许多报道都称这是一艘“有毒的航母”。包括船上的9.8吨石棉纤维是世卫组织认定的“一类致癌物”,如果拆解对于工人健康也是危险。而且无法溶解于水的石棉,带给海洋生物链(最终进入人类餐桌)的风险不容忽视。事实上这艘船在2019年转手交给了土耳其拆船公司,但是土耳其民间社会一直抗议,引起土耳其政府警惕,使其未能进入土耳其国内,变成一直在海上漂,漂了6个月,成了一艘“幽灵船”。

问题4、这艘航母被击沉之后的环境影响,不会马上出现,预计在未来几年会陆续出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